2021-03-03 08:19

“我们的家都在这里,我们只想大家能住得更顺心。”这是荷花家园小区业委会主任柯光耀的初衷。
2014年7月开始,鄞州划船社区荷花家园小区试点物业自治,成立了一支9个人的业委会队伍。近三年来,小区环境大变样,居民满意度大大提高,物业费收缴率更是达到100%。现在,小区物业自治模式已经逐步在百丈街道辖区内有条件的小区推广。
这背后,是一群人的默默付出,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,最年长的今年刚好73岁。
□通讯员陈葛泉成金灵记者薛曹盛
以前的物业服务差,居民意见大
9位老人正式上岗,年龄最大的73岁
荷花家园小区2003年建成,仅三幢住宅楼,只有168户业主。
“第一个物业公司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消失的,人去楼空。第二个物业公司2007年接手,撑到2014年同样撂挑子不干了。”小区居民王建萍2003年就搬进来了,算是老业主了。
说起前几年,她忍不住吐槽:物业公司根本没管好。外墙渗漏、楼顶漏水、木结构的中庭我们眼看着一点点烂掉。社会闲杂人员进出自如,小区频频发生盗窃案件。
“以前的物业管理水平比较低,业主不买账。物业公司服务质量差——业主拒绝缴纳物管费——物业公司彻底停止服务,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,能不能让居民自己来管理自己的家园?”鄞州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说,2014年,小区试点物业自治模式。
说干就干,但新问题又出现了,谁来管理?他们在居民中地毯式搜索业委会候选人。2014年7月,业委会成立,9个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人正式上岗,年龄最大的是今年73岁的王行方,退休前是一名会计,细心记录着业委会的每一笔收入支出。
不计报酬“白手起家”
启动资金3万元是大家凑的
2021-03-03,小区物业自治正式起步,可谓“白手起家”。当时,很多居民不以为然,觉得这些人纯属“瞎操心”。
业委会主任柯光耀清晰记得,当天9个人分头站岗,站了一上午。“脖子上挂的胸牌都是自制的,上面有名字和电话。以后居民有事,就可以直接打电话找我们,我们会负责到底。”
物业自治的路并不好走,第一个“拦路虎”就是缺乏资金。“以前的物业公司没有留下一分钱,可谓‘一穷二白’,我们的启动资金都是大家分头凑的。办公室腾出来了,但桌椅、笔墨等办公设施都是七拼八凑,有的甚至是捡来的二手货。”柯光耀说,当时9个人凑了三万元启动资金。
小区顶楼漏水的事让居民苦不堪言,2014年下半年,他们就着手解决屋顶漏水问题。外墙渗漏同样是老大难问题,但需要花费一大笔资金。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,业委会多次和居民商讨对策,最后居民同意,9成费用由他们自行掏钱解决。
在业委会的眼里,这些就是民生实事。一件件办下来,他们逐步赢得了居民的心。
“每年我们都会制定计划,办几件民生大事,这些都是从居民中一家一户听取来的建议。哪些问题亟待解决,哪些问题居民最渴望解决,我们就先办哪件事。”在业委会办公室,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今年2月份的一份公告,上面罗列着今年要办的7件事,比如新增监控摄像头和更新视频设施,修补围墙西侧、北侧防盗栏等。
物业费缴费率达到100%
碰到“钉子户”一趟趟上门做工作
以前,荷花家园的物业费缴费率在50%左右,高的不过70%。实行小区物业自治以后,物业费缴费率已经连续三年达到100%。但这份成绩背后,却是业委会每个人的默默付出。
“每年6月份开始缴纳上半年的物业费,基本上每天都要上门催讨物业费。有的一次两次不行,就要五次十次上门。这三年,难免会碰到‘钉子户’,但我们照样一个个啃下来了。”
小区有个业主,因家中曾出现偷盗情况,一直拒绝付物业费。
“能说的好话都说了,但还是不管用。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,直接被他家人用扫帚赶出门,甚至恶言相向。当事人工作做不通,就只能从身边的人下手。去找他原单位的同事,找和他相熟的邻居劝说,能想的方法都想了。”柯光耀开玩笑说,自从当了业委会主任以后,他把能用的人脉都用在了催讨物业费上。
最后,这个“钉子户”终于松口了,主动缴纳当年的物业费。让他们欣喜的是,这两年,主动来缴纳物业费的人越来越多,小区已经连续三年物业费缴费率达到100%,现在已经有20多万元的结余了。
这显然是项苦差事,耗时费力。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,业主的一个电话,他们就要亲力亲为解决。
“没有一分报酬就算了,受气是常有的事,常常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,我们早就习惯了。”柯光耀把业委会这份差事比喻成可敬不可爱的工作。“委屈的时候就想想,这是在建设我们自己的家园,这样心里会好受一些。”
这几年,经常有老小区的社区工作者跑到荷花家园来取经,说起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,柯光耀的脸上一下子生动起来,那些年遭受的委屈早已忘却了。
快评:年轻人要向这些老人学习
在刚刚闭幕的宁波两会上,省委常委、市委书记唐一军同志再发动员令:用“七个干”,建设“名城名都”,其中“转理念、出新招,勇于开拓创新干”这句让我印象尤为深刻。
而荷花家园小区的物业自治模式搞得有声有色,小区面貌大变样,就很契合“勇于开拓创新干”的精神,看来,荷花家园的9位老人组成的业委会已经走在前列,值得我们所有人尤其年轻人学习。
每位居民都知道,小区管理难度非常大,头绪多,事务杂,加上很多人固有的“自扫门前雪”思维,很多矛盾非常容易沉淀,动辄激化。而我们既然生活在同一个区域内,如果连小区里的琐碎事情都协调不好,都没有自主处理的意愿和能力,那社会公共领域的大事,更是绝无办好的可能了。这9位老人没有一分钱报酬,任劳任怨地为所有居民奔走,令人非常感动。几年来,种种辛劳、种种不容易,我想老人们是甘苦自知的。常言说“最美夕阳红”,这9位老人本可以不管这些,本可以像很多人一样,遇到“烦恼”绕着走,遇到“矛盾”先避开,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晚年生活。但他们没有,他们迎难而上,挑了大梁,攻克一个个难关,为小区营造了和谐安宁的氛围。我们非常感谢他们。
感谢之余,我也有些担忧。因为,老人们毕竟年纪大了,精力不够,谁都有个头疼脑热,今后小区的物业自治工作还需要年轻人来接过担子,这样,事业才能延续下去。这不是小事,而是大事,也不是一个小区的事,“名城名都”需要这样的一砖一瓦来建设,我们的生活才有归属感和安全感,才会有大家庭的氛围。贡万军
原标题:荷花家园物业自治有声有色 背后是9位默默付出的老人
编辑: 赖小惠

- 铁总:餐饮产品明码标价 推出网上订餐
- 专家、社会组织可以参与规章起草
- 医保药目录调整 谈判或成常态
- 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战略发布
- 台经院:预计今年台湾经济增长率超2%
- 韩国开始全面部署“萨德” 爆发警民冲突